建置背景
臺北市位居臺北盆地東側,境內有新店溪與淡水河圍繞西側,又有基隆河及景美溪橫貫而過,每年5至10月之豐水期,降雨總量幾佔全年總雨量 62%,極易造成本市淹水災情。同時,臺灣位於歐亞大陸板塊與太平洋的菲律賓海板塊交界之處,為世界上有感地震最頻發的地區之一,故本市亦難免於地震之侵襲。 近年來全球氣候急遽變遷,災害型態異於往昔。本市歷經象神、納莉颱風、SARS疫災、911超大豪雨及921、331地震等災害之侵襲,造成社會重大損失。 鑑於原設於消防局三樓之災害應變中心空間不足、動線不佳、軟硬體設施有待強化。因此,為健全本市災害防救工作,有效統籌本府各局處之救災資源與資訊,仍於94年著手規劃全方位、多功能、常時值勤之災害應變中心。 該中心建築主體部分已於95年12月竣工,相關資訊與通訊系統於96年底完成建置,並於96年12月12日由郝市長主持落成啟用典禮。 所謂「災害應變中心」係本市災害處置及應變作為之運作核心,於災害發生時應發揮通報(Report)、聯繫(Communication)、動員(Mobilization)、調度(Dispatch)、協調(Coordination)及整合(Integration)等功能,以便執行、指揮、督導相關救災措施,平時則以整備測試(Preparedness and Examine)、防災演訓(Exercise and Training)、災害監視(Watch and Monitor)為主要功能。建置目標
1.整合本市119、110、水情中心,規劃建置為本市防救災指揮中樞。
2.整合各局處之防救災資訊系統。
3.24小時全天候運作,平時及災時均能有效利用。
4.建置符合人性化之空間需求及系統操作介面。
5.設置消能減震的隔震墊及強震、微震監測器等設備,提昇大樓耐震力達7級,保障大樓安全,維持防救災功能。
4不1沒有建造防災耐災的安全城市:地震不倒、水災不淹、通訊不斷、水電不停、救災沒有中斷
建築記事
Order | Time | Events |
---|---|---|
1 | 94年06月06日 | 評輝營造完成土建決標程序 |
2 | 94年09月15日 | 開工動土典禮 |
3 | 95年12月21日 | 建築工程竣工典禮 |
4 | 96年03月08日 | 災害防救中心進駐 |
5 | 96年08月01日 | 停管處進駐 |
6 | 96年08月06日 | 土地開發總隊及松山地政事務所進駐 |
7 | 96年11月23日 | 消防局災害管理科進駐 |
8 | 96年12月12日 | 市長主持災害應變中心落成啟用典禮 |
臺北市地政及災害應變中心聯合辦公大樓新建統包工程開工動土典禮
建築構造
臺北市災害應變中心為一地下2層、地上7層之SRC鋼構建築,其基地面積6,936平方公尺、總樓地板面積26,368.58平公尺。由於係採先進之預鑄工法, 平均10天內即完成一樓層結構體, 故在短短一年多時間即竣工,且此工程代表市府參加96年度第七屆公共工程金質獎評選,榮獲「優等獎」殊榮。臺北市災害應變中心
樓層配置
(一) 各樓層使用單位
樓層別 | 使用單位 |
---|---|
地下1~2層 | 臺北市停車管理處 |
地上1層 | 松山地政事務所、里民活動中心 |
地上2層 | 松山地政事務所 |
地上3層 | 土地開發總隊 |
地上4層 | 土地開發總隊、災害應變中心 |
地上5層 | 災害應變中心、消防局減災規劃科、消防局整備應變科、消防局資通作業科、衛生局EMOC |
地上6層 | 災害應變中心 |
地上7層 | 1999市民熱線 |
屋頂 | 直昇機停機坪 |
(二) 災害應變中心空間用途應變中心使用本大樓4樓之部份空間及5、6樓等樓層,各樓層空間用途如下:
樓層別 | 空間名稱 | 空間用途說明 |
---|---|---|
4樓 | 後勤補給室及儲藏室 | 儲放災害應變中心運作所需物資(飲水、食物),俾便與外界中繼聯絡時,仍能獨立運作達72小時以上。 |
應變中心餐廳 | 為提供應變中心執勤人員執勤、待命及休息時用餐及煮食之場所。 | |
備勤室 | 平時值班人員24小時服勤、待命,為提供值班人員於執勤期間待命及休息之空間,含休息室及盥洗室。 | |
5樓 | 指揮作業中心 | 為應變中心之神經中樞,供各防救災任務編組進駐人員開會決策使用,主要進行災情分析、研判、處置,將資訊、通訊及空間設施加以整合,並設置影音切換控制系統使各電腦、電視及其他放映設備均能投射於前方各個大型顯示幕上,作為整體決策之參考。 |
首長決策室 | 作為指揮官(市長)、副指揮官等首長決策之小型會議室。本空間著重其隱密性,不受外界干擾。 | |
系統作業室 | 本市災害應變中心開設時,幕僚作業人員作業空間,進行橫向及縱向之災情彙集及處理情形查證,並進行災情蒐集、分析、研判等文件資料製作使用。 | |
指揮官室及副指揮官室 | 作為指揮官室及副指揮官室決策討論,休息之用途。 | |
值班室(衛生局EMOC) | 為防備夜間或例假日發生災害,設立一全時防災值班室,工作人員採取24小時輪班制。 衛生局EOC人員參與民眾重大健康災難之聯繫、協調及處理。 | |
臺北電台播音室 | 臺北電台(本市防災電台)人員進駐應變中心播放即時防救災訊息的播音空間。 | |
減災規劃科、整備應變科及資通作業科辦公室 | 平時減災規劃科、整備應變科及資通作業科辦公地點,辦理平時減災及整備業務。內部配置電話、傳真機及電腦等相關辦公事務機器。 | |
電信電腦機房 | 為電信交換機、電腦主機及有線、無線電機房。 | |
6樓 | 首長備勤室 | 重要防救災局、處首長進駐本市災害應變中心期間提供休息之處所,以便隨時掌握災情,及早應變。 |
幕僚備勤室 | 本市災害應變中心開設期間,相關進駐局、處防救災人員休息空間。 | |
新聞發布室及媒體休息室 | 發布重要新聞及提供記者作業休息空間。 |
住址及交通資訊
臺北市災害應變中心位於臺北市信義區莊敬路391巷11弄2號
交通方式:
1.捷運
搭乘捷運信義線至台北101/世貿站三號出口或象山站二號出口下車,步行至本市災害應變中心,約8-10鐘,或騎乘微笑單車約5分鐘。 搭乘捷運板南線至市府捷運站下車,轉乘公車至信義國中(松仁)站或災害應變中心站,步行至本市災害應變中心約3分鐘。2.公車
搭乘32、32區、33、37、266、266區、665公車至信義國中(松仁)站下車,步行至本市災害應變中心約3分鐘。 或搭乘市民小巴7公車至災害應變中心站,步行至本市災害應變中心約3分鐘。 或搭乘1、22、33、37、38、226、266、266區、288、288區、665、藍5、藍5區公車至信義國中(莊敬)站下車後,步行至本市災害應變中心約3分鐘。 自行開車者,可停本中心收費停車場B1、B2或大樓周邊收費停車格。公車、捷運及微笑單車相關查詢系統:
臺北市即時交通資訊網
5284我愛巴士臺北市公車路線暨大眾運輸轉乘查詢系統